市委编办聚焦基层治理难题,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在充实力量、完善机制、放权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加”强编制保障,充实基层力量。坚持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科学调配,持续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2024年以镇街改革为契机,向12个镇街下沉事业编制72名,相应核增职务职称数量,强化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保障,打开基层干部成长“天花板”,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聚力实施“优编强镇”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筹盘活编制资源,有效补充农业技术、水利工程、民生建设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推动编制资源向急需紧缺、专业性强的岗位集聚,确保编制资源切实用于基层重点岗位。
“减”轻基层负担,提高运行效率。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将镇街“七办五中心”优化为“五办四中心”,全面撤销镇街议事协调机构,明确镇街工作机构除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两块牌子外,一律不再加挂其他牌子,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严禁以资金、项目、考核等要求镇街加挂牌子或对口设置机构,形成了简约高效便民的机构职能体系。配合“小马拉大车”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整改3大类11项问题,持续改善基层有责无权的现状,进一步减轻了基层负担,保障了基层人员力量和工作有序运转。
“乘”出多方力量,提升执法效能。促进镇街力量和执法力量双向联动,建立行业监管与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建立案源线索移送、信息共享、争议协调处理等制度机制,构建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向镇街下放职权,围绕落实赋予镇街的五项权力,在12个镇街设立应急安全和综合执法服务中心,市直部门派驻镇街的执法队伍和工作力量由镇街统一指挥和调度,扩大镇街对部门派驻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权,强化镇街对派驻机构人员的使用权和话语权,确保基层有责办事、有权办事、有力办事。
“除”去障碍堵点,明晰职能职责。明确职责任务,推动镇街依单办事。全面启动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市委书记任组长,顶格推进,全面梳理镇街在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职能职责,明确市直职能部门和镇街具体职责任务分工,切实压实工作责任,防止市直职能部门以属地为由“甩锅”乡镇,全力搭建事权清晰、责任相适的镇街职责体系。机构改革后,结合部门职能调整,及时动态调整县乡“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事项清单、镇街职责任务清单18项,避免职能调整导致业务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