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走进王坟镇大黑山玫瑰种植基地,连绵的玫瑰花绚丽绽放,工人们三五成群,忙着采摘花朵。早在2012年,这一基地就依托大黑山良好的自然和生态优势,引进优良品种,搞起了玫瑰种植,做大“美丽经济”。
据大黑山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郭恒介绍,基地种植的玫瑰是由山东农科院引进的药食同源、赏食一体的“丰花一号”,大黑山自然条件优越,有天然的富硒水土,山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玫瑰的生长。
有了好产品,发展深加工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此,基地将产品、技术和市场等资源有效整合,积极研发玫瑰系列深加工产品,让玫瑰这一农产品附加值成倍增长。目前,已经形成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让“小玫瑰”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致富花”。郭恒说:“我们从采摘、种植到后期的深加工,包括衍生产品都是一体化生产。目前有20余种产品,包括洗护发类、沐浴类、护妆类等产品,后期还会研发酵素类产品。”
近年来,我市把特色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鼓励广大种植户、农场主、合作社、农业公司深度挖掘本土优势,在“特”字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山东盛春农业有限公司依托仰天山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种植野山参,并形成了独有的培植模式,让这一“东北特产”逐渐成为“青州名品”。
“我们选的人参品种都是正宗的长白山人参,以林下参为主,移栽以后,让它自然生长。现在的种植面积近八十公顷,五到十七年的人参存量近四百万株,一到五年的有两千多万株。”山东盛春农业有限公司野生采集基地总经理于国春告诉记者。
基地在打造人参产业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还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快人参在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多元化开发利用,持续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扩大“仰天山参”品牌影响力。于国春说:“我们已经研发了人参山楂球、参花山楂球等几款产品,备受食客们欢迎。我们做的人参面条、人参元气水都非常畅销。博康中医药还依托人参做出了四季养生茶、仰天参膏等产品。我们依托人参种植,把荒山变金山银山,也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我市以现代农业为支撑,坚持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以点带面、全域提升,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导乡村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常规、新优、反季产品互补上市,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