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2023年上半年青州市聚焦政策落实、市场回暖,完善服务企业、服务发展长效机制,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实施政策引领、行业监管、服务企业三核驱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5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0.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总量居潍坊各县市第一位。
(举办“清凉一夏 乐购好房”房产销售活动。)
一、用好“政策工具箱”,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一是政策驱动,稳健发展。严格落实《潍坊市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目标,从购房融资需求、畅通交易渠道等十大方面,细化完善商业贷款支持、住房公积金等16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积极落实银行保函抵顶预售监管资金政策,优化预售资金申请使用节点,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二是降低成本,活跃市场。实施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在将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至60万元的同时,大力度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及时满足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同时,对个人购房实行阶段性契税补贴政策支持,对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三是房展促销,激发活力。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原则,全力搭建购房服务平台,谋划“一见青心 落户青州”“走进园区 乐居青州”等5个主题活动,每季度举办大型房地产交易会,组织40余个精品楼盘参与房展会,20余个优质楼盘走进工业园区,参与活动人数累计达5000余人,意向购房客户600余组。
(高品质楼盘走进园区,挖掘房产消费潜力)
(绿城·兰园鸟瞰)
二、扛牢“行业监管责”,防范化解市场风险
一是规范商品住宅交付行为。深入落实《青州市新建商品住宅交付流程指导意见》,督促落实开发企业、物业企业12项交接内容和3项交接程序,开发企业、买受人6项交付条件和7项办理流程,持续规范交付流程。全面推行“先验房后收房”模式,严格信息公示等关键环节,先后在安顺府、凯佳璟园、绿城籣园等项目举行全市观摩活动;全面推行“交房即办证”,推动住建、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恒信集团、碧辉置业等10余家企业20个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3800余人。二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70余个开发项目进行督导检查,累计排查延期交房等违法违规行为7起,警示约谈开发企业7家次,对3家企业实施信用扣分,引导开发企业构建守信、诚信创优模式。健全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机制,每月梳理通报信访热线投诉问题,对开发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三是规范销售售后服务行为。成立商品房销售售后服务工作专班,对售后服务机构设立、运行情况进行周调度、月通报,结果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全面推行明码亮证制度,对全市800余名从业人员全部实行实名认证登记,录入“青州市房地产经纪信用档案管理系统”,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
三、当好“金牌店小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8家金融机构、20余家房企,多次召开银企对接会、座谈会,发放房地产企业续贷资金5亿元,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成立以分管市
领导为组长,住建、财政、城投等部门为成员的保交楼工作专班,制定《青州市“保交楼”专项借款使用、偿还和资产处置工作方案》,2家企业5个项目申请政府专项借款2.044亿元,成立3个项目施工现场推进督导组,力争9月底前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使用。二是搭建平台,提供房产一体化服务。着力推进智慧房产应用服务平台研发,计划对开发项目管理、测绘成果管理等信息实现“掌上看”,推动选房购房更便捷。优化网签备案流程,将先网签后入账调整为先监管保护后网签,购房人将首付款或者全款足额存入监管账户后,自动备案打印正式合同,实现网签备案“零跑腿”,切实保障购房人的资金安全。三是技术支持,打造高品质楼盘项目。积极扶持品牌强、信誉好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将12家信用评价为AAA、AA的开发企业按信用评价等级列入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名单,优先参与土地招拍挂,向金融机构推荐列入重点支持对象。指导企业及时调整新建住宅质量保修最低期限,提高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商品住宅整体品质。
(举办房产业银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