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业可以申请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标准怎么计算?遇到劳动争议,如何依法依规协商解决?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岗位有哪些?……近日,滨海新区人社政策“敲门行动”暨“和谐劳动关系大讲堂”惠企政策专场培训在大港大剧院启动,共吸引南部片区190余家企业参与。“打包”送政策红利,讲透高频事项经办流程,推动用工管理规范化、劳动关系和谐化,系列活动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优化新区法治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组团宣讲 全面释放政策效能
本次培训围绕企业关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高频事项展开,共同推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活动中,区人社局、区政务服务办、区税务局、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大港分中心工作人员组团宣讲,详细介绍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延迟退休、企业年金、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相关政策,并针对社保费申报缴纳流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法律法规核心条款、企业特殊工时审批服务进行了详细讲解。
近3个小时的讲解,满满的政策干货和高频案例让企业经办人员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非常感谢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到了相关政策,我们将把这些政策更好地运用到企业发展中。”天津嘉泰伟业化工有限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发展,企业人事行政部相关负责人更关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也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说。天津市瑞德赛恩水业有限公司人事相关负责人更关注国家出台的补贴政策,她说:“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达到了400万元,政府贴息50%,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压力。”
调研摸底 让政策宣讲更精准
在近3个小时的讲解中,除了认真记录的企业,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也在观察着这场政策宣讲会的效果,不断总结反思,让宣讲更具吸引力。区人社局将总结发生在企业的高频具体案例,把政策和案例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吃透相关政策。
相比“大水漫灌”形式的宣讲,如何进一步增强人社法规政策宣传的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区人社局通过前期充分调研,总结企业高频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调研中我们发现,南部片区化工企业众多,有不少企业需要实行特殊工时,我们联合区政务服务办对企业进行讲解;规避用工风险也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在宣讲中制作了用工风险扫描调查问卷,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全链条’人社服务促企业高质量发展。”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持续“敲门” 全周期服务再升级
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基层和企业始终是人社部门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区人社局将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拓宽线上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建设,结合人社“全周期”政策体系和经办流程,打造线上精品视频课程,向辖区企业精准推送,不断增强政策宣传质效,同时扩大线下宣传覆盖范围,深入企业、社区、高校、在建工地开展“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人才引育”“惠企补贴+劳动关系”“根治欠薪+工伤保险”“人事管理+工资福利”等系列活动,打造人社政策“敲门行动”工作品牌,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切实将人社惠民惠企政策转化为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能。